一本史记递给了刘邦然后和卓群说了一下骑兵的问题。
那就是在彭城之战以前大家都不是那么在意骑兵的。
中原地区早在春秋之际已经有骑兵,但是此时骑兵是小规模的,主要用于载人,并没有史料证明有骑兵作战的记录。
中原地区真正大规模把骑兵用于军事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从此骑兵作为辅助性兵种走向战场。
战国时期由于秦赵临近北方胡人,所以多有骑兵。但是此时不论是秦还是赵,骑兵都是作为辅助兵种,骑兵放在两翼后方,配备弓弩。用于侦察,骚扰,偷袭,断后,追击等。
也就是刘邦说的索敌和追敌这些用处了,实际上在这个时期步兵才是主力,而大部队在作战的时候使用最多的都是弓弩,而骑兵天生就是被弓弩克的,尤其是在这个没有马镫的时代。
整齐的军阵可不是骑兵可以碰触的,所以刘邦想的一点都没错,但是彭城之战却是战争史上的一次革命,这是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战役,可以说是一次骑兵打步兵的典范。
项藉在彭城战前舍弃大军千里奔波,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机动能力,用骑兵合情合理。彭城之战时,项藉偷袭刘邦运用骑兵的冲击力冲散大军又采用驱赶的方式使其落水,以及骑兵追逐包围刘邦,这里都可以看到战术上运用骑兵的影子。
而这些都是之前的秦赵骑兵不具备的能力,而且始皇帝也通过之前放出去的隐形摄像观看了彭城周边的汉军军阵,都是外松内紧的,看起来都是在休养生息,警戒什么的都放下了,可实际上内部严的很,说是枕戈待旦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