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复杂的,有喜悦,也有茫然与不安,但更多的是责任。
左相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意识用浩然之气探查了一下他的身体,目中浮现出一丝喜色,问道:“儒家第三境了?”
李诺点了点头。
左相像是想到了什么,目中闪过一丝黯然,低声道:“他当年,也是儒家第三境……”
李诺问道:“他是……”
左相道:“你爹。”
李诺知道父亲当年是有浩然之气的,但却不知道,他竟然年纪轻轻,就和自己一样,修行到了第三境。
李诺很清楚,他的修为是怎么来的。
他的所有儒家修为,都是通过各种造福百姓的改革和变法换来的,属于实践派。
儒家和法家不同,法家修外,是纯粹的实践派,只看判罚是否公平。
第2/2页)
儒家内外兼修,且修心比实践更加重要。
李诺自认为在朝短短几个月,要论对百姓的贡献,他已经超过了左相。
但左相有第五境,他却只有第三境。
他修行的时间远不如左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
左相这样的大儒,定然是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大义,可以随时牺牲自己、家庭,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放弃。
这一点,李诺做不到。
他向来都秉持的是,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知道能力不够,所以这次的税改,他根本没有触及世家。
但包括左相在内,另一部分儒家弟子,凭着一股浩然之气,敢在实力还很弱小的时候,不顾后果的对权贵和世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发起挑战。
父亲在没有做多少事情的前提下,能晋入儒家第三境,可见他当年的信仰是多么的坚定。
李诺敬佩他们,却不会效仿他们。
严格来说,他不算是真正的儒家,也不算是真正的法家,人们常将修行三种以上力量的人称为杂家,李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