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服,而且也会经常谈及没出五服和出了五服的书说法。如果是在五代以内就叫没出五服,如果是到了本人的下一代,那就叫出了五服。
要知道,在广大的农村,是十分讲究血缘亲疏的,五服几乎是用来划分亲疏关系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没出五服的人,都会被看做是近亲,属于这个范畴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大家都会鼎力相助,当然了也不是绝对的。而对于那些其他的出了五服的,甚至更远的,则会像一块石头丢到水里荡起的波晕一般,一圈,一圈往外延伸,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淡了。总体来讲,在农村,五服是有利于维系家族的亲情,可以用来促进家族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也可以避免近亲通婚所带来的危害等等。
在座的,不是看着我长大的,就是和我一起长大,还有就是我看着他们长大的,最主要的是我们一笔写不出两个唐字。现在也不敢说我发达了,是的,我是挣了一点钱,与乡邻们相比算是过上了小康的生活,但是,与我的理想还是相差甚远的。
说实话,其实我是不想这么出风头的,可是父亲觉得有这个必要,出于对家中老人的尊重和孝道,那我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啊,就按父亲说的,干脆趁着过年的机会把大家伙聚到一起喝喝酒,扯扯闲篇吧。
不过,别看这些人都是没有出五服的自家兄弟,我们大队唐姓的将近两百户人家都是三百多年前两个亲弟兄的后人,后山上老林那里最靠里面的两座祖坟,是我们所有人烧纸时候都要去烧两张的。如果你认为这些人之间是一片祥和,其乐融融的,那你就错了,其实很多人之间也是有矛盾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想想也是的,大家祖祖辈辈都在这一个方圆不过几里的村子里,那平时也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的,甚至有些还老死不相往来呢,要是认真的盘点他们争吵的原因呢,无非最主要的也就是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田地边界的问题,农村人每家每户都分有土地,本来大家各种各的,互不干扰,但这也能够发生矛盾,那就是与地邻的矛盾,边界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