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个尝尝,母亲赶忙表示她不要,牙不行。
嘿,对着糖葫芦轻轻的咬了一口,这味道,酸里透着甜,甜里透着酸,绝了
街道两边的各类商品一应俱全,还有现场写对联的,现场剪年画的,这些可都是最能体现出年味的了,自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不识字的或者写不好的,都趁着最后一个集请人家把各种吉利、祝福的话写在纸上面,毕竟这个总是能让人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在岔路口那个写对联的就是我们村上的人,姓王,30来岁吧,按照辈分来论,我还得叫他一声二叔呢。不过,他可不是农民,而是一名中学老师,但是他是在台儿庄当老师的,为什么一个江苏人被分配到了山东当老师呢?他在山东又复读了一年,到底是我们江苏的教育水平高啊,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作为一名“实打实”的山东人,那他毕了业之后自然是要分配到山东当老师了啊
黄澄澄,柔软软的油条是所有小孩子的最爱,大人们平常都舍不得给孩子买的,可是今天不同,只要孩子稍微那么一提要求,很多大人便都爽快地称上了二斤,用粗麻线扎上,挂在自行车的前车把,一边骑着车,油条一边在风中摇晃,那种摄人心魄的弧线律动和油条飘散的沁人香气格外的惹人注目。一些馋极了的孩子,坐在车把那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更是想把油条偷偷的送进嘴里,可是在大人的吆喝声中,又不敢,不过又欲罢不能,只能用手摸摸油条,然后舔舔自己那脏兮兮的小手,却满脸的幸福
新年到,闺女戴花,儿子买炮(鞭炮)。孩子们是最喜欢过大年的了,他们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是这个家庭的小太阳,光芒四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一定是要给他们买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鞋子,比如零食,还有玩具。特别是鞭炮,更是少不了的,像什么二脚踢啊,什么小钢炮啊,什么窜天猴啊,应有尽有,都要买上那么一点
在街头的一角,总有一些年过花甲的买卖人,他们衣着朴素,话语铿锵,透着地道的乡土音,农村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