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说这中国的烧烤并不是从,ng传过来的,而是起源于彭城,这绝对不是胡扯八诹,而是有着确凿的证据的。彭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彭祖是我国烹饪界公认的始祖,据说厨师拜的祖师爷就是彭祖。彭城人说,想找出一道有代表作的菜来代表彭城,还真有点难,因为道道都是经典,什么沛公狗肉,霸王别姬,羊方藏鱼,地锅鸡,雉羹,四孔鲤鱼,炸啄吭,龙门鱼……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
在彭城民俗博物馆内,藏有一副八十年代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上面就绘有古人在火炉旁扇扇子烤肉的画面,旁边还有一副对联,上书:“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呵呵呵,当然了,这对联是现代人写的。
由此可见,彭城才是我中华大地撸串的鼻祖啊,在大家印象里,一直都以为,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原来,也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彭城啊,一想到那冒着油滋滋响的羊腰子,还有那撒满了辣椒的肉串,肥瘦相间,香气扑鼻,真的让人直流哈喇子啊,哈哈哈
上了车子,顺着黄河西路往北直走,大概五六分钟吧,一拐就到了文化宫。其实真的不远,如果步行的话,估计也就是10来分钟的样子,车子就停在路边,我抓着梓彤的手,赶快跟着丁世申进了一家烟雾缭绕的烧烤店。
嚯,里面人真不少啊,刚刚一路都没有见到人,原来都跑这里来了啊。丁世申轻车熟路的去点菜了,我交代他不要搞太多,四个人两斤肉就差不多了。他很有大将风度地冲我摆了摆手,说你不用管,赶快给嫂子找个高板凳坐那儿吧。
是的,梓彤肚子已经很大了,坐着矮板凳不太舒服,于是我去找老板要了一把高一点的椅子,刚坐下,服务员就把什么煮毛豆,煮花生,还要腌黄瓜都给端上来了,随后又提了一箱啤酒过来,喝了没有几口,烤的七八成熟的羊肉串也送过来了。
丁世申便张罗着烤起来了,又是放辣椒末,又是放孜然,好小子,技术不错啊,边吃边烤边聊边喝,梓彤吃了两串羊肉串,觉得味道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