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即使他们发现了问题,错误,也往往不提醒你,而是想看你的笑话,这样出岔子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记得有好几次他们黄主管出差了,廖云独自发过来的订单几乎都出现了问题,不过还好的是被我发现了。我赶忙通知他,他拿过去做了修订,再发过来。不过,他们黄主管是他的亲戚,自然平时是护着他的,不然的话,以他这种做事的水平和出错的频率,恐怕他就是不被老员工们给排挤走,也早就自己受不了了,自动离职了,哪里还能待到现在啊。
可能是看到我好几次拯救了他,也可能是看到我也是个新手,觉得有点惺惺相惜吧,廖云对我很感激,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和我沟通,讨论讨论订单,分析分析数据,互相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彼此交流一下工作经验,慢慢的隔着一条电话线就熟悉了。
不一会儿,廖云回来了,原来是去工程部了,看到了我,立马领着我们三个来到了车间,他和车间主任商量了一下,给我们找了两个位置,让工人从仓库把那3000套不良品抬过来,开始返工。
安排好了,廖云又带我回到了办公室去喝茶。这家伙是湖北人,个头不高,白净,说话很腼腆,我们俩聊了很多,有工作,有生活。过了一会儿,我想,这一直在办公室干坐着也没有意思啊,人家老龙这次可是好心好意的给我创造了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一定要利用上,不能浪费了。
于是和廖云说了一声,便来到了车间,一数,发现两个人已经返工了350套了。我算了一下,按照这个速度,3000套,大概得要9个小时吧。这样肯定不行啊,那得搞到很晚哎!
我赶忙坐了下来,加入了返工的队伍。一开始,我要比他们两个慢上很多,但是很快,我就找到了规律,手上加快了速度,和他们倆就并驾齐驱,相差无几了。下班铃声响起的时候,又数了一下,足足完成了1700套,成绩喜人啊!
我想可能是因为不在我们自己厂里,没有人看着,管着,所以大家很放松,虽然聊天也很起劲,但是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