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西,国家重视环保,重提荒山绿化,这座小山才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可是整座山几乎已经被挖空了,所谓山也是徒有虚名了!
当然,这样的小山对南方人来讲,充其量也就是个山包包吧,我还记得我太太第一次跟我回老家来,看到这座我时常挂在嘴边的山时,哈哈大笑了一通后,很不屑的对我说,正哥,这就是你天天念念不忘的山啊?这个也叫山啊?不就是个小山包吗?
她说的有道理,之前我已经去过她们老家了,见识过了南方的大山,一想起那些大山,就使我心醉。它们拔地而起,一座挨着一座,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偃卧的牛,千姿百态,使人振奋。所以我只能三缄其口了,免得再被人家笑话,可是家乡的这座小山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啊,虽然大队书记能够中饱私囊,可是他也只能把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已经分掉了的地,他也无权干涉。地固然不能种了,可是地里还是有宝贝的!袁大豁子的亲戚之所以在山上开采石子,就是看中了这山上到处都是青条石,不但是做混凝土的必要配料,也是我们这里农村用来修房子的绝佳材料。
既然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那么别人能靠海吃海,我们当然也可以靠山吃山了,所以开采石头卖给盖房子的人家,赚取一点辛苦钱,这也成了家家户户额外的一个收入来源。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个活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首先需要技术,俗话说得好,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其次,这开采石头是很重的力气活,需要先在自家的自留山地里找到塘窝子就是石头窝子,要确定那里是有值得开采的石头,把上面的土清掉,然后钻炮眼,钻炮眼很是麻烦,首先需要确定位置,什么位置呢?
就是大石头被炸开之后,然后分开成大概几块,这几块又能够分别再雕琢成几块成品的青条石。这个需要老石匠的丰富经验和精确计算,可不是随随便便打个眼子,一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