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天机阁刚刊行的《三国演义》话本,
最近在京都掀起一波又一波狂热,已渐有京都纸贵之相。
先是一些读书人口口相传,
而后茶楼的说书先生也开始说《三国演义》的故事,口碑渐渐发酵开来。
先是士子之间互相传阅,但又嫌不过瘾,
家资富裕的,就带上银两,徇着书上的天机书斋印鉴字样,按图索骥,来到斋中求购话本。
《临江仙》一词,更是在国子监、各大书院、士林科道广为流传,
什么桃园三结义,孟德献刀,三英战吕布等典故,更是为之津津乐道。
而随着时间过去,三国演义的热度,也正在向凡俗走卒,市井百姓下沉。
可以说如今之京都城,开口不谈刘关张,读尽诗书也枉然。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好词呀,好词,没想到,我南庆竟出此人才,
从此,我南庆文坛终于有人了。。”
“是呀,我南庆文坛要崛起了,这曲《临江仙》,
哪怕是庄墨韩庄先生来了,也得甘败下风吧。”
“这永安公子一出,何愁我南庆文坛无人。。”
...
听着马车外传来的谈话声,
范若若眼里有了更多的好奇,
而范思哲则是下定了决心,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这永安公子挖出来,
到时候永安公子写书,他卖书,定能大赚一笔......
醉仙楼
司理理也是眉头紧皱地看着日记本。。
没想到,坊间最近大火的《三国演义》竟是这人写的,
不行,这消息必须立马传回北齐,
天下皆知,文坛泰斗,尽在北齐,
早些年,读书人甚至以北齐科考高中为荣,
南庆北齐相争多年,北齐在战场上略逊于南庆,
但,在文化上,却是一直吊打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