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金人并不在意。
可金人不急,赵桓着急啊,有些事情不能耽搁,万一耽搁的久了,也就没什么希望了,所以他现在想尽办法,让自己登上皇位,可登上皇位就需要金人的支持……于是乎,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自己想不到办法没关系,毕竟自己还有佐命之臣秦桧。
秦桧能当宰相,难道没办法让自己当皇帝么?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在赵桓一次次的催促之下,秦桧还真的想到了一个办法。
金人不是现在忌惮大宋吗,那就想办法削弱大宋,只要大宋自己有麻烦了,那金人自然也就不会再忌惮,到时候说服金人相助赵桓称帝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给大宋找麻烦,还不能牵连到金国,于是,秦桧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便是让大宋内部出问题,而且是皇室出问题。
直接在赵构这个皇帝的身上做文章,只要他麻烦缠身,那大宋必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到时候,大宋也就没心情和金国开战了。
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冤大头赵璩的身上。
在临安多年,而且当了多年的宰执,秦桧对于赵璩和赵瑗两位王爷自然熟悉,而且对他们的秉性也了解的很清楚,想要说服赵瑗不容易,因为赵瑗性子沉稳,而且不易动摇,并且离开皇宫尤其是皇帝诞子后,赵瑗基本上也放弃了那个位置。
可赵璩不一样,赵璩心思跳脱,而且对皇位有着执念,只要挑唆一番,不怕他不动心。
他们只管架桥拨火,给赵璩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然后等着赵璩自己发挥就是了。
而且,仅靠一个赵璩肯定是不够的,秦桧当然明白,赵璩一个空头郡王能干点什么出来?恐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赵构给灭了,以赵构如今的性子,会看在宗室的情面上留情?
可有了一个赵璩打前站,那他们就可以继续挑拨别的宗室,大宋朝赵氏宗亲不少,只不过很多都混的不如意罢了,可只要用心去查,终归能找出几个不安稳的。
平时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