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得孔子在儒生士子之中的地位,再一步提升,并且这时候已经有了考试之前拜孔子‘求高分’的行为,在民间盛行。
隋之后唐朝以及大宋,不仅延续了隋朝之时祭祀孔子的盛典,还增加了不少朝代独有的元素。
总而言之,这整个祭孔的行为,前前后后需要极为漫长的准备时间,并不仅仅是郑刚中过去上柱香就完事儿。
“臣,郑刚中,参见陛下!”半年没见,见到这让人有些心塞的皇帝,老郑也有些激动。
“平身、平身!”赵构笑着摆了摆手,“你这一去经年,若非知晓祭孔之事繁琐,孤几乎以为你老郑是拿着朝廷的银子到处闲逛去了!”
老郑脸色一僵,这皇帝说话还是这么耿直吗?而且,你这么说话,难道不怕挨打吗?
讪讪笑着起身,只听赵构问到,“这祭孔之事如何?可热闹?”
“臣奉旨而行,此乃陛下之恩典,衢州之地尽皆上下欢喜!不管是民间百姓还是官员儒生,尽皆仰慕陛下之威德。”
“嗯,那便好,毕竟孤是花了银子的……”
“之前水害也曾波及衢州之地,你在衢州可受到影响?”
老郑正色答道,“略有一些影响,好在衢州上下官吏用命,而且陛下不仅调派粮米、派遣壮丁前往治水,还有王大人亲赴各州府督促赈灾事宜,所以,衢州境内所受影响并不算大。”
“并且,孔家感念陛下隆恩,不仅号召当地士族大家捐献粮米帮助朝廷赈灾,也派遣族中子弟到衢州各地助力官府,可谓是出力不小。”
赵构笑道,“这孔家是个知恩图报的,不枉孤提举他们一回。”
“孔玠大人对陛下极为感激,臣归来之时还想要亲自前往临安拜谢皇恩,不过因为还有水害后续事宜需要其坐镇衢州,因此方未成行。”
“孔大人让臣转呈陛下,孔家一脉尽皆仰陛下威德,不论何时、何事,只需陛下一纸诏书,孔府上下必定竭尽全力未朝廷效命。”
赵构点了点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