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道尼尽皆每年缴纳免丁钱二两八钱,僧则是分为禅僧、律僧两种,禅僧与道尼同为二两八钱,律僧五两五钱。”
禅僧和律僧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他们的分工就有区别,一般来说,禅僧地位稍微低一些,而且是要为其他律僧和前来的香客服务之类,是服务性质的僧人。律僧是持守戒律天天只念经讲佛,不干别的事儿的僧人。
至于道士为什么收钱少,是因为道士不是完全脱产。
道士闭门清修的并不算多,有很多是仗着手艺,比如医术占卜之类过活,并不求香火和百姓供养。
“另外,除了最底层的律僧、禅僧之类,其余者各分品级,诸如住持、长老、法师、紫衣、知事皆按照品级递增,共分九等最高为十五两!”
{此与史实收缴数目略有差异,实际应该略低,相差不大}
“臣已经寻道录司要了名录,在册有度牒之僧道有二十余万,另有登记在册已经入寺庙、道观者约莫三十万,每年下来至少能收缴二百万免丁钱。”
赵构满意的点了点头,每年增加几百万纯收入,显然不是个小数字。
“你再与礼部商议,投桃报李,今年颁发两千张度牒。”
“陛下,这度牒价格几何?”
“还按照绍兴五年前后的价格便是。”
这时候一张度牒多少钱?一千两,有价无市(记载为一千贯余,不是杜撰。)
“臣明白!”钱谷的圆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儿,这可又是一大笔钱,而且还是现银来的。
虽然有官价,可他只要运作一番,多卖出几十万两也是轻而易举,这些佛爷之类的有钱,回馈朝廷不也是理所应当么?与其拿金银去给佛爷塑金身,还不如将钱拿出来给朝廷办点事儿。
一下子弄了几百万现银的收入,赵构也比较满意,那些升斗小民穷的一逼,压榨也弄不了多少钱出来,还是朝着这些有钱人下手最好,反正也伤不了筋骨,这是颗粗壮而且能没事儿就割两下的大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