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日围棋擂台赛结束半个多月了,新闻热度虽降下去了,但影响力却绵延至今,林朝阳的出现自然吸引了众多眼球。
跟林朝阳站在一起的是花城出版社的李士非,《闯关东》发表于《花城》,又是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今天得奖,花城出版社肯定不能缺席。
在场作家、评论家的目光多集中在林朝阳的身上,而那些出版社的人目光却多集中在了李士非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嫉妒。
花城出版社原来就是广东人民社国范围内根本没什么存在感。
可现在,这才几年的功夫啊,人家抖起来了。
码洋连续两年破两千万,效益比许多国字号的出版机构都好。
今天来参加茅盾文学奖授奖大会,李士非脸上的表情得意非凡。
不少出版机构的领导心里很不是滋味,得意什么啊?不就是抓住林朝阳这颗摇钱树了嘛!
离了他,你们花城出版社啥也不是!
田耕混迹在一群出版社领导当中,心情比旁人更加复杂。
当年《棋圣》是由他们燕京出版社出版的,销量极佳,后来他们还出版了《禁闭岛》,这两部都给燕京出版社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效益。
后来林朝阳来找他们谈版税付酬,他们却没同意。
按照当时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基础稿酬加印数稿酬就已经是非常合理的制度了,版税付酬制度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哪能随随便便就这么同意啊!
况且,上面又没有文件,万一到时候追究起来,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抱着这样谨慎的心态,燕京出版社拒绝了林朝阳的要求,也把他推到了花城出版社的怀抱。
如今看来,这无疑是燕京出版社发展历史上犯下的最大的错误之一。
短短两年多时间,林朝阳就为花城出版社贡献了两千多万码洋。
这样的成绩不仅震撼了全国的出版行业,更让他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威力,原来单靠一位作家、两部作品就可以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