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们往孔内填充 ,装好 ,点燃导线。
轰隆隆!
随着一道火光闪过,巨大的石头化为碎石瓦砾。
还不止如此,
七八人又分别从背后抽出铁铲,对着炸碎的部分狠劲地挖掘,铲子切割在石屑飞散的区域。
总共不到十分钟,道路便变得宽敞平坦。
李爱国不禁竖起拇指赞道:“蔡同志,修建之路,你们真是行家里手。”
“那是自然!谁敢挡我的路,我就让他铺坦途!”
看来蔡连长早已习惯这类直白粗犷的表达方式。
这在艰难环境中也许情有可原——当压力积聚内心之时,人们往往会借助原始的语言宣泄情绪。
就像在战场上冲向敌阵时,没有人会优雅地细声哼唱京剧,那样自家的士兵反而会因震慑而退却。
面对困难局面,铁道兵们准备充足,各种装备齐全,材料无缺。
一场实地会议后,蔡方顺引领着两位技术人员细致地丈量了洞穴的数据,制定了一个详实且周全的方案。
方案上的详细规格、严谨的线条描绘与标准化的操作守则,让即便是救援队的专业人员也无法找出任何疏漏。
对于在场的人来说,再无理由质疑这一团队的专业程度。
\"这里是负载承受结构的数据,拱顶弧度为32度,由于顶部已经变得松动,存在很高的坍塌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钢筋网格和钢拱结构来支撑隧道衬砌,挖掘过程中再用水泥对顶部加固,增强稳固性。\"
蔡方顺站起来向总指挥张汇报设计方案,后者略带惊讶地看着李爱国。
这套计划和他以前的理解一致,但细节上更加周密。
反复探讨和专家的意见之后,总指挥果断有力地一掌拍到桌面上。
\"那就照这样实行!\"
\"行动吧,孩子们!\"
一声号令发出,整个现场顿时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