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原创剧本,讲述了新婚夫妻分别之后,妻子留在家中打理宅院掌管财务、照顾一家老小的简单故事。
因他一句“莫辜负”,从豆蔻熬到而立年华,十年载,盼他平安归来。
但她也不是逆来顺受、自甘束缚于男权的提线木偶,忠贞不渝是她性子里的风骨;将宅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她作为当家主母的责任;酿酒造木,财源广进,是她独立坚毅的人物本色。
千百年来,青衣形象便承载着文人墨客对理想女性的幻想。
她鲜活灵动,温柔坚毅,有豪气爽朗烈性的美,也有小女子的红娇天性,怎叫一个“美”字了得
眼看深宅大院锦上添花,她却心生淡淡愁绪,孤身一人看这美好光景。
第三话剧情,音乐便陡然低沉。
从小便娇养长大的女子小辈活泼好动,一袭华丽锦衣笑意盈盈与端庄大气的长辈在深宅碰面。
水袖飞舞间,仿佛看见及笄时的自己,一颦一笑藏于眉梢眼角,原来也是这般娇俏动人。
“犹记得你赠我海棠花红
也曾是爱梳妆粉黛佳人
……”
与小辈共舞,柔软身姿,水袖飘逸,仿佛叫这天地之间都填满了女儿家的清冷与柔媚,以舞表兴,取悦自己。
这与宣传海报上的花旦青衣共舞的双C位对上,宅内人各司其职穿梭其中,背景虚化。
青衣退场,穿透力强而明亮的花旦唱腔挑起主场。
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双女主。
第四话,青衣卧病在床,小生当真披甲归来,探她额头,低声细语,爱她怜她。
光影变换,绚烂彩色褪去,她猛然睁眼,原是大梦一场。
天光大亮,她对镜梳妆,眼眸转瞬间便又如往日百折不摧的当家人。
府外信报跌跌撞撞,京胡拉弦变得沉重急促,手中簪花不甚掉落。
替她戴花缠绵之人,终究没能平安卸甲归田。
“……
曾为你戴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