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监督朝廷税赋;三是担负朝廷海疆防务;四是不得擅自采取军事行动进攻朝廷其他府县。
唐海刚和老监正万万没想到苏圣平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朝廷答应了,苏圣平貌似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利益,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上交三府税赋八十万两。这占据了一个地方,不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实力,还把赋税交给朝廷,如此他占领者三府是为了什么?
还有一点就是苏北的五个物流行基地,刘天瑞的意思是要在这里通过物流行组织力量防备元人南侵。唐海刚和老监正真心不相信苏圣平这么好心,可苏北离泉州那么远,不是为了这个还能干吗?至于官员任命权,答不答应实际上都没意义了,不答应苏圣平还不是照样那么干了。
无论苏圣平提出的条件如何让人意想不到,唐海刚和老监正也无法做主。但两人还是极力要求刘天瑞增加三府的赋税,唐海刚作为户部尚书,知道三府的额定税赋不止八十万,泉州的税额五十五万、莆田四十万、龙岩三十万。
苏圣平虽说提出了上交八十万,但这硬生生砍掉三分之一,朝廷很难答应,就此跟刘天瑞进行谈判,要求按照原先朝廷额定的税赋上交。刘天瑞则是以事实为依据,如今后三府的一应开销无需朝廷负担,三府原先的防御使衙门驻军无需朝廷支付军饷、供应物资,三府的灾害无需朝廷救助,认为上交八十万两已是仁至义尽。见刘天瑞咬紧了不松口,唐海刚只能将谈判的情况上报朝廷。
刘天瑞也返回了金乡大营,向苏圣平汇报谈判的初步结果。金乡大营内,苏圣平、周大新、金虎、武平等在营帐内听了刘天瑞的简要汇报。实际上大家认为压根没必要和朝廷搞什么谈判,搞的自己打败了一样,如今还要每年向朝廷上交八十万两银子,没想到朝廷那些官员还不满足,如此还不如不谈。
苏圣平只能解释道:“如果少了三府的赋税,朝廷财政一下子就会陷入困境,届时只能加税苦了老百姓。更关键的是,如今元人南侵之意越来越明显,国民军此时此刻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