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臣认为元朝大汗的目的并不在此,或者说是想以增加贡赋为由达到其他目的。”
“关口还是巴日尔是国师也呼温的学生这一特殊身份。也呼温这些年在做什么?一是辅助忽里温登上汗位,二是推行代金券之策。尤其是忽里温登位后,代金券已经在元朝全面铺开,至少他们所说的中原汗国已经强力推行。那么,巴日尔南下,是否会是要我朝也接受使用代金券呢?臣以为极有可能。”这一说法倒是新鲜,不仅赵世卿睁大眼睛,就连一直闭目的杜文心都睁开眼睛看了眼唐海刚。
等众人消化这段话后,赵世卿就开口问到:“巴日尔突兀南下,唐尚书如此一说,倒是极有可能。不论是元人要求增加贡赋,还是要求朝廷使用代金券,众卿以为如何应对?”
皇帝一问,众臣一时陷入沉静,倒是大理寺卿张志荣开口问道:“唐尚书,这代金券所谓何物?”
唐海刚答道:“代金券就如同钱庄的银票,银票是钱庄私人发行,可在指定钱庄兑换成等额金银。代金券是朝廷发行,也可在指定地方兑换等额金银。”唐海刚这一解释,一些不知道情形的大臣倒是松了口气,纷纷说这样一来倒也不算是坏事。
当过户部尚书的周秉政却站了出来,道:“当然是不可答应,代金券本质上乃是朝廷铸币,朝廷以铜银锡等比例制出铜钱、银宝,还算有金银实物,朝廷从中还能获利。那代金券却只是一张纸片,是以朝廷信用为基础发行的,一两银是一张纸片,成本恐怕最多五分,一两金也是一张纸片,成本还是五分,那元朝所获之利也太大了。除非我朝也能发行代金券,而且可在元朝通行,否则绝不可答应。”
周秉政一言惊醒梦中人,在场的就算未曾管过钱粮之事,朝廷铸币还是有所了解的,此时听周秉政所说,更觉得元人的目的真是如唐海刚所说,确实不可答应。
周秉政话音一落,唐海刚接着说:“周尚书所言自然要防备,但臣担忧的却并不在此。”
周秉政哦的一声,道:“唐尚书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