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家合作成立的远洋船队。由于去年过年的时候,船队在外,没有详细核算。今年带回来的货物也是之前才和王家结算清楚,所以船队的核算跨度不止一年。
当初买下辛家的船队,一部分拨给了物流行,远洋船队成立的时候,船自然就不够了,所以又从苏圣平的私房钱里拿了六十万两用来买船。带到南洋销售的货物利润加上从那边带回来的货物利润,差不多四十二万两。扣除船员的工资、船只的损毁修补以及部分留给复兴商社销售的货物外,利润仍有三十一万两。不算苏圣平投入的话,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可见王家和李家等其他海商经营了这么多年,得有多少钱藏在地窖中。
苏圣平和朱音的谈话就随意多了,但朱音还是特意留了一天时间来和他盘点家底。虽然今年的账还没全部算完,但是大体上也差不了多少钱了,朱音按照成立时间为序一一给苏圣平说来。
原本物流行应该能盈利的,尤其是好吃山货行并入之后,物流行的收集和运输能力大增,山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但是由于伙计被大量抽走,需要重新招人和培训,这方面花费不少。而且抽走大量老伙计,受海盗袭扰影响,业务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同时,又要完成在整个越朝的布局,买地、建房、购买牛马车船等运输工具,所以大概算起来还有点亏损,不过这部分被府城码头的“货物搬运中介”补齐了。
从海龙帮手中抢来这个生意后,物流行没有靠压榨搬运工人谋利,而是通过发布搬运信息给搬运工人竞价,再从中抽取中介费用的方式来获取利益。一开始归虫子管理,后来才转给物流行。现在每年的收入已经基本稳定在一万两左右。物流行也从中吸收不少好手,崇武民团里面就有码头上的搬运工人。
尽管没有盈利,但苏圣平也要求按过去几年的平均值给伙计们发福利。毕竟物流行是自己的老底子,是最为稳固的基本盘,也变相的成为了自己的“兵源地”,还是要好好笼络。
接下来是花钱的科学研究院,朱音报出来的数字让苏圣平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