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宋君楚侍郎家,向来对风水学十分推崇,甚至家中的女眷们也能研读风水堪舆之书,并深谙其道。
宋侍郎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就分了家,各立门户,开始为父亲寻觅合适的安葬之地。但凡听闻有擅长相地脉、精通风水学之人,兄弟二人都会不辞辛劳,争相邀请前来。
如此一来,两家各自招揽了上百位风水先生。这些风水先生每日骑马奔赴郊外探寻坟地,分作东西两路进出,宛如两支浩荡的军队。
历经一个多月,两家终于各自觅得心仪的风水宝穴。一方声称将父亲安葬于此,子孙必能封侯;另一方则坚信唯有葬身彼处,后代方可官至宰相。
两兄弟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索性赌气不再商议,分头筹备起葬礼事宜。一时间,两家各自搭起灵棚,锦棚彩幢,十分热闹隆重,一应丧葬礼仪,两家都准备得非常妥当。
到了发丧那天,宋侍郎那口沉重无比的灵柩被抬到了一个分岔口,该往那边走,又成了兄弟两个的争执点。
两兄弟再次带领各自门下的风水大师,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这场争执,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始终无法得出定论。
客人们渐渐失去耐心,纷纷起身离去。那些抬灵柩的仆役们更是疲惫不堪,他们已经换了十次肩膀,但最终还是支撑不住,索性将灵柩丢在路边,也跟着离开了。
两兄弟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再安葬父亲了,而是直接在停放灵柩的路边召集工匠搭建起简陋的草棚,以此来遮挡风雨。
哥哥率先在一旁盖起了房屋,并留人看守,弟弟见状,也效仿哥哥的做法,同样建起房屋并派遣人员驻守。
随后,哥哥继续建房,弟弟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村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个年头,两兄弟也先后离开了人世,他们的妻子两妯娌,一同商议着要打破各自丈夫生前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