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自己的手也伸向了自己一方的操纵杆。
这次总算是有一个明确的建议了,还没等他操作操纵杆,主驾驶已经控制着直升机向右方飞去,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副驾驶要求自己往右飞,但是多年的默契还是让他第一时间选择了相信自己的搭档。
3号机载员舱里的武装人员被摇得东倒西歪,好在米-4的机动动作并不猛烈,他们的脑袋才没有被摇散黄。
二号哨位前方阵地的观测手扛着导弹跳出来,根本没有考虑敌人直升机上是不是有火力的事情,导弹上电、开制冷一气呵成。
不过他手脚再快,这些步骤本身是有执行时间的,此时空中尚未散去的前两发导弹的尾烟,也对他的瞄准产生了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他不停向侧方横移,意图躲开烟雾的影响。
一时之间,从正上方俯瞰下去,一幅非常搞笑的画面产生了。
一架直升机正在拼命往河谷东向运动,一个人扛着根长管子,兴奋的向河谷西方平移,他们的中间,是一团浓浓的烟雾。
秦王绕柱.人机对抗版。
最终人还是没能跑得过飞机,当观测手扛着导弹获得清晰视野的时候,敌人的3号机已经飞进了河谷隘口东侧的山区。
这也是3号机的副驾驶,第一时间要求主驾驶往右飞行的原因,右面是一片山区,但是比河谷两旁的主山脉,要稍微低一些,相当于是在河谷里的一片丘陵,海拔在5000米左右,他们的飞机还能应付得了。
看着敌人的尾桨消失在山脊,观测员遗憾的放下了手里的导弹,狠狠的呸了一口。
嗨,到手的鸭子飞了,搁谁不难受。
就在此时,1号机已经带着被彻底摇散黄的一飞机脏三,重重的砸在了地面上,就在他们前方数百米的地方,燃起了一丛大火,还别说,他们选的路线还真不错,飞机上燃油还剩了一多半,烧得还挺旺。
前方阵地几位同志顾不得高兴,马上交换了一下意见,他们扛着61步上车,就往敌人1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