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情况,首长还是非常清楚的。
“嗯,投入实用的,据我们所知是没有的。”
“很好!很好啊!不管他们有没得,反正我们是有了滴。搞导弹的同志们,辛苦!”
“嗯,这次他们是在仿制北方的战鼓一号基础上,换用了新型燃料和发动机,高振东同志提出的这种新型燃料非常好,存储性能大大超过原来的燃料,一举奠定了快速反应的基础。”防工委领导汇报道。
“高振东同志?他不是搞计算机滴嘛?火箭他也会?”
几位首长大为吃惊,但是好像他们又记得,高振东不只是搞计算机的,好像还搞点物理什么的东西,那个激光就是,而且好多部委都和他有关系。
只是一竿子捅到火箭燃料这个事情上,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防工委这边笑道:“这事儿说来复杂,总之高振东同志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鼓二号的研制,但是他提供的很多项技术在里面是出了大力的。至于他具体是搞哪个专业的,我们都说不清楚。这个燃料和燃料的工业化制备,就是他提出来的,这是纯纯的化学,但是他好像也挺清楚的。”
喉衬、燃气舵、弹道计算机、捷联惯导、偏二甲肼燃料……
仔细想想,还真不少。
“嗯,好啊!搞战鼓的同志在大漠里边努力,以高振东同志为代表的其他科研人员也在外面倾力协助,内外结合,搞得很好!”
以“XX同志为代表”,这话可就不简单了。
说完,他也兴致勃勃的在站在地图前,拿起尺子画起圈圈来。
比划了半天,他放下尺子:“这个消息,要马上公布出去,让我们的敌人,先习惯习惯,涨涨自己人的士气,灭一灭敌人的威风,不是只有他们才有这个东西的。至于人员,就暂时只能委屈他们了。”
——
两天后,高振东在上班的时候,看到了这个让他大为欣喜的消息。
《日报》的头版头条。
——《我国第一枚国产弹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