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中的CO、CO2含量等,这种观察,哪怕是知道了具体数值,也还是直觉观察的一种,指导意义有限,而且是颇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温度变化、反应产物,都是需要过程的。
后来好一点了,能够进行简易计算,比如燃料比、焦比等等,这样一来,对于投料有了一定的指导,但是这种计算是极为简单的,而炼钢是个动态的过程。
再后来,能够通过物料平衡、热平衡、直接还原度等方法,对与炼钢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一定的计算了,但是这些方式的计算非常繁杂。
第2/2页)
而Rist高炉操作线,特点就在于它是真的简单,应用也不复杂,但是却能直接表达出高炉冶炼过程中,Fe-O-C体系的变化以及各生产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冶炼生产过程的分析、操作,都非常方便,属于是一种惠而不费的办法。
而且不只是已有高炉的生产上它能指导,对于新建高炉的设计、选型动力平衡等,也可以提供设计依据。
而且,这条线,能直接参与到自动控制里面来,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简单模型,哪怕是相对静态的,那也是模型,能对动态过程进行一定的指导。
这个“简单”,是夸赞,而不是贬低,搞控制的都巴不得控制算法越简单越好,但凡有办法,谁特么愿意整个复杂无比的东西出来。
听完高振东的介绍,所有人都激动了,尤其是十七机部领导。
如果说高振东以前是在特定方向上解决问题的话,那这一次,他是直接放了一个真正的大卫星,解决了整个冶金行业的的一个基础问题。
相比特定钢种,高振东这一手,是直接解决了大宗钢种的生产指导问题,对于产品质量、能耗、成本、工艺改进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难怪高振东说需要大量数据和分析,大道至简啊,看起来越简单的东西,这背后的努力就越多。
谁他妈说高振东没怎么管我们十七机部的事情来着?那是人家在忙碌的时候,你他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