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来看,只有一种可能,一架战斗机在追逐自己。
能飞这么快的,除了飞机就是导弹,而同时能发射电磁波的,除了飞机没别的了,现在对方所有的防空导弹,都不能主动发射电磁波。
说起来话长,实际上时间很短,几乎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同样是训练有素的方少校,就完成了上述判断。
这个判断让他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
是飞机就好!对面的飞机,飞不到这个高度的,而米格-19那17500米的实用升限,离自己的高度还有7000米呢。
上次被击落的同僚,应该是按照当时的任务要求,飞行在21000米左右的高度,这个高度差,被对岸的导弹给弥补了,所以被打了下来。
第2/2页)
要是响起的是S-75的雷达信号,那才是真的吓死人,飞机嘛,安啦安啦。
方少校有自己的判断,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只是有些东西,他不知道啊。
战-6不是米格-19,哪怕这架用的不是最好的LYP-6,但实用升限和发动机功率都要大一些。
而我们的飞行员采用的战法,也不是他预想中四平八稳用导弹往上够的战法。
虽然安心,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方少校还是操纵着飞机,向上爬升。
这就是擎云01要在跃升过程中才打开雷达的原因,敌人非常警觉和狡猾,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向更高的空中,那样就彻底够不着了。
那个高度虽然U-2呆不久,但是用来逃命却是足够了。
只能压缩他们逃跑的时间,相对战-6那200米每秒左右的爬升率,U-2的爬升率就显得不够用了,只要时间够短,它爬不了多高!
它虽然爬得高,但是它爬得慢啊!这就是机会。
此时的擎云01里,飞行员并不知道敌人在爬高,战-6的雷达极为简陋,只能大致判断目标的高度是比自己高还是低,只要比自己高的,在它看来都一样。
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