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同志,你对攻击机的想法,我们大致是明白了,轰炸机只保留图-16仿制型一种新型别,也算是顺理成章。但是现在的攻-5怎么办?一些需要高速突防的战术任务怎么办?”
高振东笑道:“这就涉及到战斗机三级三型里面的东西了。我的想法,是攻-5改为多用途战斗机,现有战-6低速生产或者进一步改进,攻-5战斗型成熟之后,采用攻-5战斗型作为主力前线战机,同时兼顾战场遮断这类战术任务。”
艹,你这动静,比刚才轰炸机的还大!
高振东前世,炸-5终其一生,国内装备量不过300多架,当然,如果这辈子真的改为攻击机,那装备量可能会更大一些,毕竟是一下占据了战术轻轰和对地攻击机两个生态位。
但是和前世的战-6比,那依然是小巫见大巫,由于战-7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6爷生产量高达5200多架,绝大部分是自己装备了。
0.5万,四舍五入可就是1万!从这个数字就能看出,高振东这个建议会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哪怕前世6爷其实是因为7爷和8爷进度拉垮,导致的非正常数量。第2/2页)
伊尔-28尾炮用的NR-23航炮,不算炮塔、运动机构这些,单是炮本身,一门39公斤,两门加上连接件什么的,就是上百公斤了,再加上前面说的那些东西以及炮弹,那份量,不得了。
不过后来仿制成功的炸-5,为了和6爷使用同样的零件,把NR-23换成了AM-23的仿制品,但重量上还是没什么本质区别。
这账,算得同志们很是纠结。
这东西代价的确大,但是要说完全没用,至少在现在的环境看来,好像还是有些用的。
最后还是空军踩了一脚刹车:“既然发动机、燃油等方面提升了这么多,这门炮,还是留着吧,这个代价也能付得起。”
要不说财大气粗呢,其他方面乐观起来的空军,口气也大了不少。
高振东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