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处进行了计算。
“经我初步计算,即使在不使用翼身融合技术的前提下,将机内弹舱改为机内油箱,保守估计机内燃油量可达3500升以上,若加上翼身融合,预计可达4000升以上。该油量可支持该机在外挂4枚250公斤口径的航弹构型下,‘低-低-低’剖面,高亚音速突防,作战半径至少达到300公里左右。”
实际上挂弹的5爷,低空突防速度也是高亚音速,对比下来,这个“撤弹换油”实际上是把好处拿了,却没损失什么东西。
“若加挂低阻副油箱,预计总油量可达5000升以上,采用‘高-低-低-高’剖面,预计作战半径可达600公里以上。”
能跑的距离远了,一开始就不用低空进入了,前半段飞高点也很安全,还省油。
高振东这个建议,抄的就是5爷的后期改进型,该型在个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内油达到了3700升左右。
这个油量看起来,虽然和使用机内弹舱加挂副油箱的油量差不多,但是外挂副油箱不挂副油箱是不一样的,外油效率远远没有内油效率高,就算油箱的挂架挂上炸弹,炸弹的阻力依然比副油箱要小。
对于这个数据,瓷飞厂的同志也有所预计,但是看到写信的同志白纸黑字的算出来,还是很心动,而且这位同志的理由很充分,分析也很准确,内置弹舱的攻-5,实际上真的没办法低空超音速突防。
但是奈何,人家用户要的就是内置弹舱啊。
继续往下看,写信的同志非常贴心的提了建议:“考虑到内置弹舱的设计,可能与初始设计要求直接关联,建议设计方可在进行充分的理论计算准备后,向使用方力陈利害,以期有所改观。”
嗯?这是要我们直接找空军,推翻原有技战术要求?这位同志口气不小啊,想得太简单了。
但是肖总的想法却是不太一样。
“防工委连这部分建议都原样转发过来,那是不是说明……”
一位研究人员兴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