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工作支持力度非常大,就这,我们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的呢。是我们占你便宜了,哈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外商部来说,很多东西都是低成本甚至无本生意,比如软件,他们是万万没想到一盘磁带就能卖出和djs-59差不多的价格。
甚至还能从老毛子那里换来一些以前搞不到的东西,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能比钱还更重要了,钱很重要,但很多情况下不是最重要的。
两人聊了几句,外商部领导却是对高振东的想法很有兴趣。
“正好,你今天过来了,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工作都很忙,难得能够凑到一起,我一直很想找你这位大科学家,听听你对外商工作的看法,一直没这个条件,今天可算是有机会了。”
在别人眼里,高振东是不是大科学家不好说,但是在外商部,他就是大科学家。
不过这话还是有点儿太猛了,高振东感觉自己有点受不住:“领导过奖了,不敢当啊。外商工作我是没有经验的,也没参与过,可能拿不出什么系统性的想法。”
这个话不是谦虚,高振东这两辈子,都没接触过相关的事务,哪怕是前世在网上对线,也基本上不会碰这方面的东西。
这个东西非常复杂,而且不像理工科相对来说因果性比较强,这玩意很多时候就没啥因果,或者说因果是掌握不了的,根本不是高振东能碰的。
别说高振东这种门外汉,就算是各路经济学家,把自己拉出来的屎又坐回去的事情也是非常常见。
经济学家三大法宝:幸存者偏差、装死、吃书。
“没关系,有什么说什么,不一定要理论的,实际操作层面的也行。”外商部领导倒是很看得开。
不用碰理论?那就好多了。
高振东放下心来,这年头碰经济理论,那可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他可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别说他不懂,就算是他懂,那也肯定是三缄其口,不吐半个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