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批晶体送去了导研院。
最终,这批晶体辗转来到了1274厂集成电路工艺试验车间。
对于导研院又有一批特殊的元件要加工,厂子里一点都不奇怪,这是件好事情,说明导研院有很多新的奇思妙想想要实现嘛。
而高振东反而躲在后面了。
就是这批元件的规格要求,比他们日常做的元件要小太多了,但是这难不倒同志们,高振东为配合集成电路拿出来的包括封装等工艺在内的配套工艺,正好能匹配得上这些管子的规格。
第2/2页)
唯一就是要求最后将这些二极管以组为单位,尽可能笔直的单排排列,封装到一个长条状的器件里,而且要求器件封装材料绝缘、导热性能都尽可能的好,这算是让他们稍微犯了点儿难。
不是做不到,主要是“尽可能”三个字就很难办,永远都到不了头啊。
特别是导热,在他们手上的常规封装材料里,绝缘好的,导热一般都不太好。
不过这个不是主要矛盾,说得直接点,用厚度很薄但是绝缘良好的材料封一层,再用导热好的材料裹一层,也不是不行。
讨论性能的时候,尺寸永远都是重要的。
就好像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一样。
整个器件如果做成成片,有点像一把长直刃刀,二极管都在刀刃上,整个刀身主要由引线和导热材料组成。
为了方便和保密,1274厂的人为这个项目起的名字就叫“片儿刀”。
高振东不知道自己的线阵列红外传感器在1274那边,莫名其妙就成了冷兵器了,他正在接待通信院电话所的同志。
同志们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难题——继电器有几个小小的点搞不定。
原本想着仿制加自制是比较简单的,毕竟有样本基础,但是当性能和体积重量要求叠加的时候,他们陡然发现,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起来。
这几个小小的点,就是触点,现在电话所的同志正在向高振东汇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