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也开始产生试验数据了,现在就看和第一台印证得怎么样。
仔细的在草稿纸上算了一遍,俞允成面露喜色。
“这第二台的晶体生长结构情况,和第一台的重复性很好啊,改善程度和时间的比例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完全不相干的两台设备能得出基本一致的结果,那已经初步证明了这个工艺的一致性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说是为量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俞工,从数据来看,晶体结构改善速率最高的,就在前5天。而且结合第一台的数据,到了10天以后,晶体结构的改变程度就比较小了。”
俞允成脸上笑开了花“这是个好消息,前期急剧变化,后期变化放缓,那意味着晶体结构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达到可用程度,这个情况,还真符合高总工说的工艺可以优化的判断。”
“俞工,那我们是不是等第二台的10天数据出来之后,就能着手联系高总工,进行工艺优化的相关事宜了?”
俞允成仔细想了想,摇摇头“不够!第三台改造得怎么样了?”
“快改造完了,第二台改造的时候,就已经同时为第三台做了很多零配件上的准备,所以比第二台还要快一些,大概5天内就可以投运。”那就是差不多10天改造完,的确速度又快了。
俞允成闻言,做出了安排“第三台的取样计划,变一下,从第二天开始,每1天取一支样品出来,一直取到第10天,剩下的样品保持到原计划的45天才取样。”
高总工说5天取一次,现在看来这个取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俞允成果断的改变了第三台的取样计划,他想把采样密度进一步提高,弄清楚在这头十天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曲线。
至于10天以后,现在看来变化曲线是非常平缓的,加密取样没什么意义,需要数据的话直接在曲线上插值取数就行了。
试验人员应了一声,然后又有一点担心的提醒了俞允成一句“俞工,这样改动,三轧厂那边会不会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