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边上,顺手用粉笔把他的想法画了出来:“像这样,位置安排得好的话,基本上枪托可以和枪管在一条轴线上,有利于提高精度,而且折叠的时候也同样可以射击,这对于装甲车内作战是有好处的。”
在高振东看来,这把枪只要折叠托版本就好,直托版本意义不大。
设计人员不论是否采纳高振东的意见,但是还是先记录下他的想法,在大家看来,高振东这个想法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高振东继续说道:“至于火力方面,射速与现有冲锋枪保持基本一致或者略高一点即可,弹容量还是以30发为宜,0发有点少了。”
有人问道:“高主任,这会不会浪费子弹?”
高振东看着他:“我们在战场上只怕弹匣里没有子弹,浪费子弹与否,与弹容量关系不大。”
这话说得大家都有点沉默,这是一位上过战场的一线指战员的切身体会。
高振东继续说:“至于自动原理方面,我赞同现有的短活塞行程,枪机回转闭锁,加空仓挂机装置的方案,这个方案对于提高精度,提升作战效能是有用的。”
见高振东对于最核心的原理没有意见,设计人员心里不禁有些高兴,看看,人家对于最核心的原理还是认可的嘛,也算没白干。
高振东加了一句但是:“但是,我个人希望供弹具与现有冲锋枪供弹具兼容,我知道现有弹匣无法支持空仓挂机功能。不过我希望现有弹匣依然能在这支枪上使用,只是在此情况下仅仅是空仓挂机功能失效,但是不影响武器的使用。”
使用方代表对这个建议倒是很赞同:“嗯,对对对,高主任这个想法不错,这样一来,现有的供弹具也不会被淘汰,能节省不少资金。”
这个不属于技术路线上的大改,设计人员很认真的记下了这个要求,准备下一步就放到详细的设计中去。
然后高振东指了指设计方案上的枪刺:“这个多棱枪刺,功能单一,个人感觉有点浪费,说得难听点,这么长这么重的东西,却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