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着挨着睡,光吃饭就是一件难事。
张涛也支了一笔钱过去,可是这些做事的也多有怨言,管厨房的就抱怨了好几回。
还没几天,几个人合起伙来商量着要辞去活计,另谋生路去了。
就算这些孩子自己能照顾自己,可是善堂里还有些襁褓中的婴儿,又有谁能应付呢。
张涛也是没法子,只好来催贾家。
可是贾家也是奸猾,没有旨意硬是不肯接手此事。
张涛只好辞了贾家,回去处理那个烂摊子。
一边安抚那几个婆子,答应这月多给她们二两银子做补偿,一边再次上书求皇帝的圣意。
他们不知道的是,朝堂也为着这事在吵。
先是有人参了贾敬一本,说他藐视公堂,公器私用,滥用私刑。
皇帝早就知晓此事,并不觉得就如何了,于是摆手道:“这事贾敬已经上书和朕说了,只是借用衙门的板子教训儿子罢了,算不上滥用私刑。”
“皇上,”那官员不依不饶:“衙门本是公家设立,又不是他贾家的祠堂。贾将军为了教训儿子,便可以堂而皇之闯进去,恐怕于理不合。”
一旁的勋贵出来道:“回皇上,贾将军只是途经苏州,恰好借用了下衙门里的板子。况且贾将军也没有耽误衙门的公事,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地问罪吧。”
刘大人还想再说,被皇帝打断了。
皇帝有时候真的很不耐烦这些御史,一点点芝麻大的事都要摆到朝廷上来;当然也不喜欢有权有势的权贵,尤其还是站在太上皇那头的。
本来他们吵起来自己是乐见其成的,可是这事牵扯到了贾敬的头上。
按理说贾敬也属于勋贵,但是他又投向了自己,皇帝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
这次贾敬上了折子,说以尤清之的名义开办绣坊。皇帝自己不用花一分钱,不仅解决了那群孩子安置的问题,又能每年多收一笔钱。
手中无钱,皇帝也难做。
好容易要回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