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这对宋代人性论有重大影响。
张载还着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宋真宗天禧四年,张载出生于长安。名字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之语。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
北宋景佑二年张载父亲张迪在涪州知州任上病逝,时年15岁的张载和5岁的弟弟张戬,母亲陆氏护送父亲灵柩北归。
路途之中张载一家侨寓于眉县横渠,后索性在横渠镇安家。少年丧父使张载成熟较早。
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宋廷向西夏纳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
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打算联合焦寅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范仲淹任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召见了张载。
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
其实《中庸》之书是孔子所写,孔子本人都没有参悟大道,又无法解释儒学的真正的含义,留下此书成了后世封建王朝当官的教材。
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成为官之道,明哲保身左右官场的烂东西。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嘉佑二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