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级经开区,这个目标很宏大!”
关于光明峰项目,高育良也有所耳闻。
当年他在林城搞改革,期间就有李达康的大力支持,正如祁同伟所言,搞经济,李达康的确是一把好手。
他分配下去的任务,李达康总能很快解决,各项参数指标和预期都能够完美达到。
李达康是一个干吏,能吏,只要抓好大方向,他在地方就能很快干出好成绩出来。
“嘶!”
“丁义珍居然跟这件事情扯上联系!”
高育良心思如电,很快就嗅到了时机。
“我打个电话,先让京州市财政局给光明区拨款两千五百万,让你拿去应应急。”
“至于剩下的款项,你们光明区自行去筹集,总不能什么事情全都要依靠上面。”
“事情落实后,你来我办公室汇报!”
高育良伸出了一根橄榄枝,他早就听祁同伟说,这个孙连城是一个踏实干事的人。
“多谢高书记!”
“以后我孙连城,一定唯您马首是瞻,等我落实完这件事,再去市委向您汇报。”
孙连城是谁啊,他也是一个人精。
一听到这话,孙连城瞬间就来了精神。
孙连城相较于丁义珍,差的不是什么能力,差的正是一个大背景,没有贵人提携。
再看看丁义珍,待遇则大不相同。
此人深谙为官之道,在京州市来往纵横,凡事以金钱开道,再辅以人情和往来。
经年日久,他的关系网可不差!
可以这么说,丁义珍用金钱织起了一张关系网,他在京州市可不缺什么贵人提携。
高育良和李达康上位之后,丁义珍瞬间就巴结上了李达康,他早早就有了大后台。
不过孙连城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他一没钱,二没权,三也没势力,妥妥的输家。
若非祁同伟开口引荐,恐怕高育良也不会得知,这个孙连城居然还隐藏着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