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掺和进来,改变了整个局势,本来保加利亚有恃无恐,因为说到底罗马尼亚还是只想要南多布罗加,光靠塞尔维亚根本拿不下保加利亚,但如果再加上一个希腊,那情况可就不同了。
希腊是最不可能参与这场纷争的,但它还是来了,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居然同意了让希腊加入巴尔干同盟,这件事情只会让保加利亚感到危险,到了后面肯定会引发很多的问题。
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俾斯麦就前往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周前,巴尔干三国刚在这里签下同盟宣言,现在俾斯麦要想方设法的劝说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抛弃希腊。
但是当俾斯麦真的来到塞尔维亚的时候,她发现塞尔维亚的政局十分混乱,几乎每年的内阁都在改变,文官系统职能失衡,首相年年换,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有能力站出来主持大局。
俾斯麦找到了塞尔维亚的大公米兰·奥布雷诺维奇四世,只有这位大公才有能力主持大局,就算再怎么激进的人也不可能直接顶着大公的反对发动战争。
但是奥布雷诺维奇四世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在他看来,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和希腊结盟是符合国际秩序的稳定发展的,他抛出了一个问题,“德国为了自身的和平与法国以及意大利结盟,那塞尔维亚为什么不能为了和平与罗马尼亚和希腊结盟。”
俾斯麦则反问道,“欧洲联盟是为了维护国际秩序以及世界和平而建立的,那巴尔干同盟是为了什么而建立的呢?”
“是为了巴尔干的和平,俾斯麦首相,您被誉为铁血宰相,曾经用雷霆手段统一了德意志,那您应该最明白南斯拉夫人对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的渴望到底有多大吧?这不亚于德意志人渴望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我们将会进行我们的王朝战争,直到南斯拉夫人的国家在这个半岛上成立。”
无论俾斯麦怎么劝说,塞尔维亚都不愿意放弃巴尔干同盟,这会让塞尔维亚的名声扫地,今后在巴尔干的处境只会更加困难。
俾斯麦没办法用武力威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