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潜力也深不见底,但是俄国最能仰仗的也就是东方的工业基地和高加索的油田,只要我们能够夺取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地区俄罗斯将不再是威胁。”
“现在德国需要的是铁血的政策,我们要求继续增加军费,英国人已经表态了,他们想要战争,我们也不能落后,只要英德两国联手,英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殖民地,而我们可以得到整个欧洲。”
保守党的言论在议会中很能得到支持,德国刚打赢了三次王朝战争,士气正盛,有一种荡平天下的冲动,而法国的实力,俄国的潜力,英国是否会支持德国,这一切都不重要,反正就是有一种起飞有手就行的错觉。
只不过俾斯麦不喜欢这种说法,她难得的在议会中写了几句话,“军国主义是普鲁士在欧洲博弈中活下来的必要手段,但是普鲁士已经是过去式了,对于德国来说,军国主义并不能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纲领。”
忘战必危的前提是好战必亡,发动战争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损失本来是可以投入到更多有意义的地方去,比如农业科技基建等。
而且在欧洲大陆上,打的战争跟其他地区比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他地方比如非洲那就是部落冲突,美洲武装内斗菜鸡互啄,亚洲那一般打的都是碾压局,基本上含金量都不算特别高。
但欧洲这块地,民族成分复杂,诸国林立,大伙实力差距老实说差不多,德国够强吧?但你说能不能碾压法国,那只能是在梦里了,德国的实力的确不弱,但是也没有强到能够碾压其他国家的地步,单挑就够呛了,再来一个那可是真的遭不住。
俾斯麦看着这议会的情况,心里着急啊,德国要是有一天,国会的议员上头了,喊着什么我们再也不能容忍谁谁谁骑在我们的头上了,必须干他娘的一炮,民众一听媒体的煽动,得上头了,喊着支持战争,跑到乱七八糟的地区高唱莱茵战歌什么的。
军方一听有仗打了,也上头了,喊着什么德意志军队欧洲第一,皇帝也上头了,说什么要夺取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