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交给法国,与天主教势力相对的东正教势力肯定不会高兴,俄罗斯并不会主动对法国开战,已经向法国屈服了的奥斯曼才是他们的对手,俄罗斯国内的政客也很明白,不起打法国费时费力,不如欺负这个行将就木的奥斯曼帝国,届时英国也会成为我们的帮手,整个欧洲都会联合起来进攻沙俄。”
英国与沙俄的贸易联系十分紧密,英国跟德国的贸易关系都不如跟俄罗斯的好,最主要的还是俄罗斯人没有什么能够跟英国竞争的工业实力,更加富裕的贵族阶层就是英国倾销奢侈品的地方。
德国的工业对比起俄国相对发达,哪怕暂时还不如英国,也已经拥有了不少大型的企业,在一些方面是可以跟英国做到五五开的水平的,再加上近些年德国一直在搞的国家主义教育,大部分人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都会支持国企,所以英国人只能被迫去寻找更好的商品倾销地了。
比如东亚,还有俄罗斯,但是在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无论如何都不能碰印度。
在英国的战略中,一切有可能威胁到印度的东西都是不能存在的,就算是俄罗斯跟英国的贸易绑定再深,那也不行,印度绝对不能有事。
在英国的角度上看,印度的价值非常高,首先它是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是英国主要的税收来源地,人口多可以源源不断的往工业机器中注入燃料。
其次是印度的统治阶级与英国人合作,英国人的商品可以倾销到印度,而印度的原材料又会流向英国,对于英国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这就相当于是一台超大功率的廉价印钞机啊。
这是经济上的利益,印度的总gdp占到了大英帝国的百分之四十,这种恐怖的收益是任何贸易都做不到的,英国跟俄罗斯的算法不同,他们的扩张方式区别很大。
英国的是一种自由贸易式的帝国主义,通过军事霸权和政治干涉的方式控制他国主权,以经济殖民而不是直接统治的方式来打造它的帝国,这种模式是短期收益最高的方式,它效率高,而且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