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挤满了穷困潦倒的乞丐,莉莉安穿着一身很有印度风味的衣服,她的身边跟着许多党卫军的高级军官,其中也包括了罗伯茨与塞西尔。
英国的党卫军在八月份的时候就扩张到了十六万人,派来印度执行任务的人数大概有七万人,英国人可以说是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这里的。
罗伯茨对印度的了解不多,不过他第一次见到印度的情况还是有些吃惊,这里几乎比大饥荒时期的爱尔兰还要贫瘠。
莉莉安说道,“我们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彻底整合印度。”
印度的总督府跟其他印度建筑比起来那真的是简约线条极致色彩,就像一座城堡一样,而印度现在的总督是里彭伯爵,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莉莉安跟他没什么交集,虽然不算是讨厌他,但对他的主张持反对意见。
他也是支持印度自治的那一部分人,莉莉安虽然没有撤了他的职,但在他周围放上了许多社民党的成员监督他的行为,以免他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
莉莉安通常对宣扬地区自治的人没什么太大的好感,她不喜欢让这帮神头鬼脸的家伙自治,因为把权力交给他们就只会整出一些抽象的狠活,比如著名抽象派艺术大师尼赫鲁。
莉莉安从来就不相信这帮从没有接受过正规政务学习的人能够把一个国家操作好,所以她的第一步就是教育,修学校。
教育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英国本土的教育绝对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而社民党在当权后的第一步就是改革教育,要将帝国联邦的概念刻进所有人心里,那就得从娃娃抓起。
这里莉莉安还是参考了奥古斯特的成功案例,奥古斯特对东瀛的统治可以说是教科书一般的操作了,先是要得到人民的支持,然后再从文化与经济上下手,将文化同化成西方的样子,再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盼头,这样不愁统治会不稳固。
但是东瀛跟印度完全是两个概念,东瀛是一个岛国,人口跟印度比起来不算多,奥古斯特靠军队的武力威慑才成功的掌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