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也跟着阿道夫一起向美国宣战,世界大战到了最**。
阿道夫已经打到莫斯科城下了,他还包围了彼得格勒,苏联的失败似乎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了,但是一位将军的出现打破了阿道夫占领莫斯科的幻想,朱可夫。
朱可夫调动军队,在莫斯科挡住了德军巨大的攻势,打破了德军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约瑟夫也下达了最后的指令,莫斯科就是最后的防线,接下来一步也不许后退。
而约瑟夫也选择继续留在莫斯科,他要赌上自己的性命,与莫斯科共存亡。
随着战线越推越慢,苏联的冬天让德军的装甲部队难以前进,但是现在德军依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占领了苏联大量的工业区以及农田,如果没有人帮助的话,苏联军队绝对会困死在莫斯科的。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向苏联运送了大量的午餐肉以及其他补给品,还有许多铝和钢材,英国提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和技术人员为苏联生产新的装备。
阿道夫发现自己怎么样都没有办法攻下莫斯科,干脆调转兵力朝着察里津攻击,它的下方就是高加索地区,是苏联最大的油田巴库的必经之路,只要夺下巴库油田,苏联的战争机器就再无可能被开动。
而这里终将改变一切。
六月份,日本对美国的中途岛发起了巨大的攻势,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只有三条航空母舰,他直接一口气将战舰全部出动,跟日本打决战,打出了一比四的交换比,重创日本海军,仅仅半年就打出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而苏联也紧随其后,苏联人几乎靠自己就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拿了美国的少量补给品后,苏联人在察里津跟德国人打了大半年,对德军主力展开了一场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围德军南部的主力部队,最终在察里津歼灭了一百五十万德军,苏联也付出了两百万的伤亡,打出了欧洲战场的转折点,自此苏德战场主动权易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军尽显颓势,战线不断的被反推回来,这让阿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