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他们几个兄弟走了之后,又来了两个人。
正是韩飞和去而复返的徐文海。
徐文海是京都本地人,家里人并不看好做生意,唯独觉得做官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虽然,国家对下海做生意的人员,有诸多利好的政策,但是徐家长辈们并不赞同徐文海辞职。
所以,徐文海左右为难。
“郑厂长,请允许我最后一次这么称呼您!就像何雨柱说的一样,若没有您的栽培,真的没有我徐文海的今天,我真的很想和您一起干,但是家里人都…..”
郑开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那就听家里人的,他们不会害你!”
“我……我总觉得有点对不起您!”徐文海叹口气,脸上布满了愧疚。
郑开源知道,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
“哈哈哈,你这样想就不对啦,我可要批评你了!除人各有志之外,若是在轧钢厂更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为什么要辞职呢?
我说过,不要盲目跟风,要跟着心走!
人生在世几十载,我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不要有任何的心里包袱,明白吗?”
徐文海感动地点点头,语带哽咽道:“明白!”
“好了,不要多想,回去歇息吧。”
“嗯。”
待徐文海走后,郑开源看着韩飞笑道:
“说说吧,你这个副厂长是来干嘛的?”
“厂长,我的郑哥,您就别拿我开涮了!虽然您辞职了,但是您在我眼里永远是我的领导和人生导师!”
韩飞一番肺腑之语,让郑开源颇为动容。
片刻之后,韩飞问道:
“您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吗?”
“记得,你再说一遍。”
郑开源抽着烟,微眯双目笑道。
韩飞苦笑一下,真诚道:“我知道您肯定不记得了,但是我没有忘记!”
郑开源微笑着,等着他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