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的价格购买下全部大米,又以两毛钱的价格购买下面粉。
总共付给郑开源三块三毛钱。
对方是骑着自行车来的,这个年代家里能买上自行车的,一定不是普通的家庭,首先经济条件应该是中等偏上的。
郑开源把两只袋口用绳子扎实,然后帮忙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对方感谢后,骑着车子离去。
从“鬼市”出来,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再过一个小时天就亮了!
郑开源双手拢在袖口里取暖,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赶。
路上已经有行人起早做起早餐的生意。
也有夫妻交谈,起床吭哧吐痰,和倒马桶的声音!
去的时候花了四十分钟,回来的时候只花了半小时。
东方已经隐隐泛白,透着亮光!
走到巷口的时候,卖馄饨油条的摊子已经支起来了。
摊主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妇,据说解放前就经常在这里摆摊,每天辛辛苦苦的赚取着养家糊口的费用。
看到郑开源走过来,正在炸油条的大婶非常热络地招呼:“小伙子起得够早的,要不要来碗热馄饨?”
正在掌勺的大爷憨厚的笑笑。
“早,大爷大妈。给我来一碗馄饨,两根油条。”郑开源寻个板凳坐了下来。
“好咧,您稍等会,马上就好。”
大爷赶紧数了十几个馄饨丢进滚烫的汤锅里,然后又夹两根热乎乎的油条放在小碟上,端到郑开源的面前。
“嘿嘿,刚炸的,又酥又香。”
话说间,没几分钟馄饨就煮好了,也一并端了上来!
郑开源先喝两口汤润润嗓子,然后才开始吃馄饨和油条。
可能是大清早第一个上门的生意,也可能是不忙,老两口子服务态度特别好,还时不时的和郑开源唠闲嗑。
馄饨皮薄鲜美,油条酥脆喷香!
郑开源一碗热馄饨和两根油条下肚后,身体顿时暖洋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