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儿去了铜山镇上才知道,大周时期的集镇就这么热闹了,她还以为和农村一样呢。
到处是忙着赶集,出工,做生意的人,人来车往的,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说话声,马蹄声,声声入耳。好一番热闹的景象。
她以前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经常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几天不出来也不会觉得沉闷。
这段时间,她在两个村里过了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她竟向往这份热闹。但是她更清楚自己现在最需要什么。
因为街上的人很多,随便一打听,就找到了药材市场。
不管是什么朝代,这种场合都是李宝儿的天下,她能在上万人的礼堂发表演讲,和药材商讲价那是小菜一碟。
本就伶牙利齿的李宝儿,和药材老板谈起草药来,头头是道,让他们心服口服。按照她的价格付账。
“小姑娘,看不出来啊。挺在行的,你家是行医的?”
“不是,家里都是种地的。”
“不过我表舅是大夫,我学过一点点。知道一些草药和它们的价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看来是喝过墨水的,那就不奇怪了。“
“墨水那么黑,我才不喝呢。”
十斤的紫苏卖了一两银子,看得萧谨言目瞪口呆。
不得不佩服宝儿的办事能力,也对她高看了几分。
收好银子后,他们一起了去布店,萧谨言问宝儿:“喜欢什么颜色?”
宝儿看了看布料道:“粉红色。”
谨言帮宝儿买了一块粉色的花布,宝儿用刚赚来的银子也帮张玉花买了一块碎花兰布。
一起去了粮店,打听了小米的价钱,和老板讨价还价后,买了二十斤小米。伙计一看,二十斤也不少了,很热情的帮他们壮好。因为那年头买米都是几斤几斤的买。
萧谨言背好米,准备回家了。宝儿说:”我看你的练字纸要没了,一起去书店逛一逛,再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