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阿旺他们几个人穷志不穷,都是顶好的孩子,顾宁并不阻止他们来往。
看来自己要做的更好,才能做更多事情,帮更多的人。
阿信和顾宁离开的时候,阿旺他们几个在身后冲阿信点点头,示意你哥哥真的人很好哦!
阿信跟他们挥手再见。
顾宁习惯性的去粮铺问一下,看红薯可有消息。
刚到周记粮铺,那小伙计看到顾宁便欢喜的迎了上来:“顾掌柜的来的及时,我刚要去找您呢!”
周记粮铺的掌柜周瑞文恰好在店铺里。
伙计带顾宁进后院,周瑞文正在看账册。
便看到一个样貌清秀的哥儿带着小孩子进来,他起身相迎,顾宁带着阿信问好。
周瑞文年纪轻轻,不过二十五岁出头,常年奔波在外,喜欢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对各处的饮食文化也很感兴趣。
每到一处,便会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品一品当地酿制的土酒。
走的越远,饮食习惯的差异便越大,远在西南的时候,当地还有吃虫子的,更为奇特的是,有油炸的,还有活着吃的。
油炸的他尚且能斗胆一试,那活的看起来还在蠕动,试了几试,无论如何都下不去筷子。
有次他游历地区沿海城市的时候,无意中一个渔民手中购买了一批粉条,看着细细长长很是有趣,带回来后却是无人问津。
上次回来听小伙计说有人全部买走了,而且还打听粉条的来历,说愿意出大价钱购买。
甚是有趣。
他带回来的不仅有粉条,还有粉条的作物。
当时好奇他便张嘴多问了一嘴,这东西从何而来,那渔民便把自己伙伴喊来了。
原来沿海地区常有通商,这东西是外来物,一些当地人便会买些稀奇玩意儿,有时候转手能挣个钱。
其中有个船上便装了几袋子番薯,说能吃能种,咬一口倒是脆脆甜甜,但是再种,出来便不是那个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