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班门弄斧。
李方元终于是待不住了,随便找了个借口,赶紧回到了驿站,紧接着赶紧的跑回了益州。
酒坊里,被逮住的五个人,正被看守在了房子里,所有的工人都指着他们鼻子骂,但是他们听到有两千两的报酬时,多数都是嫉妒。
甚至又很多人想,自己怎么没被选上呢!
本以为没人追究了,结果外面来了十几个衙役,带着枷锁来到了伙计宿舍。
后面跟着老李,进来以后,捕头直接指着阿七他们五个人,特别是单独指了指为首的阿七。
“李管家,是不是这五个人偷了钱?”
老李没说话,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先搜身!然后带走!”
一屋子的人都奇怪了,这些人不是偷看蒸馏酒么?怎么又偷钱了?
“你们要干什么?什么没偷钱!凭什么搜我们的身?”
阿七第一个不乐意,他都按照老汪的去做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对他们。
可衙役们不管这么多,十几个人直接上去就搜身。
“胡捕头,这四个人身上都有一千七八两,这个人身上有五千两之多。”
胡捕头拿着这些钱,递给了老李,“李管家你看看,这些钱是不是你们的?”
老李接过钱,看都没看,直接说,“当然是,我们酒坊的钱都是做了记号的,背面有我的小私章。”
说着老李从里面找出了三张背面印有“李标印”,字很小,但也很容易找。
阿七都傻眼了,原来老汪当初给他钱,就是为了现在栽赃陷害啊?
“李管家,为什么其他的钱背面没有?”
“可能是还没来得及印吧!”
在大宋,在交子票背后盖印章也是允许的,不影响使用,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人这么干的。
只有在极其特殊的场景下,才会这样使用,为的就是不让某一方耍赖,起到一个标记防伪的作用。
“李管家,那这三张钱你给我,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