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存量多,民间的百姓存粮也多。
既然开源暂时不行,那就节流。
秦家在渝州进行了粮食限购,所有的一级粮全部被秦家收了起来,加上秋收的五千石,勉强凑够了一万石。
剩余的二级粮、三级粮,供给减半,这不仅导致了物价上涨,很多小商贩因为粮食涨价而纷纷关门。
渝州的长义面馆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贺欣怡也没想到,第一个不够的会是面粉。
以前面馆每天可以敞开来供应面条,现在每天只能供应五十名食客,而且份量还少。
本想着多花钱买面粉,才购买了两天,就被禁止了。
所有的店铺都接到了通知,无论是谁现在都不可以用高价购买任何粮食。
看似是不针对任何人,其实就是秦怀仁针对长义面馆的。
秦怀仁其实也暗暗了解过长义面馆,渝州的面馆一直都是赔钱的,虽然赔的不多,但长久下去也挺多的。
要不是秦长义带来的饮料,让面馆还有一些存银,可能到了年底连月钱都困难了。
因为余小年与孙大的离开,贺欣怡又招了两个新人,面馆每个月的月钱就要一贯多。
而且月钱也是之前定好的,贺欣怡总不能为了节省开支,减少他们的月钱。
随着饮料的售罄,来吃面的人虽然没减少,但额外的收入没有了,面条又卖的便宜,贺欣怡都愁死了。
正在此时,秦长义带着孙大回到了渝州。
“你们可回来了,益州的情况可好?”,贺欣怡拉着刚下马车的秦长义,焦急的问道。
“哈哈,好的很!第一个月我们就收了三千两会员费!”
秦长义轻描淡写的说着,可整个面馆的人却是很吃惊。
“太好了,你带钱了么?赶紧给我支五百两!”,贺欣怡顿时舒了一口气。
“怎么回事?”,秦长义虽说把大钱都带走了,可留下的钱怎么的也够支撑到年底。
贺欣怡见状,赶紧把渝州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