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了,辽东的仗怕都要打完了。”
李刚拍了拍额头,笑着说道:“你说的对,是我一叶障目了。”
李刚在和老钱头聊天的时候,杨嗣昌也在和李茂聊天。
“觉得怎么样?”杨嗣昌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茶,一边转头看着李茂说道。
“难得呀,难得,”李茂一脸感慨的说道,“怪不得李刚能够练出那么多的强兵,能够打那么大的胜仗,绝对是一个文武全才难得的人才。”
“评价这么高?”杨嗣昌抬起头说道。
点了点头,李茂苦笑的说:“你也知道我的经历,走遍了大江南北,看了官场上的很多官员论,治理地方很多文官都不如李刚。”
“练兵就更不用说了,咱不说李刚手下的精锐,单单是护城军,您也看见了,普通百姓被他操练一段时间之后,已经堪比其他地方的精锐了。”
“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在大明朝都不多,难得是此人重情重义,为人不骄傲,够谦虚,实在是大明朝难得的臣子。”
杨嗣昌玩味的说道:“你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你担心人家造反来的。”
“现在不担心了,”李茂摆了摆手说道,“不说他有没有这样的心思,单单说以蓟州的实力就不可能。在蓟州这么长时间,李刚可没有做强军的事,一直都在忙民生。”
“清理土地,安居百姓,这可不像造反的人要做的事情,反而像是清明的文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有这样的看法就好,”杨嗣昌点了点头说道,“送回京城的奏书就由你来写吧?”
李茂摆了摆手说道:“这份奏疏我可不会写,要让我写,我肯定大夸特夸一番李刚。你要是送这么一封奏疏到北京城,北京城还得派人来查。”
杨嗣昌点了点李茂说道:“你虽然不在官场,官场上的道道可是让你摸透了。”
撇了撇嘴,李茂不屑的说道:“要用人家还不敢信人家,常言说的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现在是叫什么事儿啊?行了,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