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宽高有着实在的意义,而时间是虚的,它和另三维完全挨不上边儿。好像我们向爱因斯坦买一斤土豆,他给了我们三个土豆外加一个包子,正好是一斤。一开始没人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知道它就是一斤土豆。
我觉得时间这个“虚轴”不能加入到空间的维度中去,成为所谓的四维空间。我也不愿意看到更多“维”的出现,“维”只能让我晕头转向。如果将来科学上宣称,宇宙实际上是由二亿四千五百万个维度构成——这还让不让人活啦!
所以,我们还不如把爱因斯坦交给的土豆和包子分开,重新定义一下这一堆材料。把时间从“四维”中拆出来,给它安个更合适的名目,让它依然能发挥作用,不同样能描述事物吗?
需要说明的是,我对科学上那些真正抛弃了名利、一心探索宇宙奥秘的学者们还是满怀崇敬的,特别是爱因斯坦,直到他去世时,还拿着笔记本在思索。只因我想不通他说的引力的来自扭曲,又不喜欢“维”,才在此大发谬论。反正咱是无知者无畏,敢想者有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作为杞人的后人,我充分地继承了祖先的想象力,想来想去,想出来一个假说,取名“海中的苹果”。什么意思呢?是这样的:
易:老师,我再给您发第二段。
人之所以有些价值感,以至于不惧怕死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生命可以在后代身上延续下去,精神和文明能够向下传承,人类才能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如果被告知,人类必定会陪同宇宙走向灭亡,哪怕这种事要发生在亿万年后的将来,那么人类还是生活在残酷的毁灭倒计时中!
怎么办?还有一线希望吗?送走朋友后已经夜深了。我默默地望着天宇中的星星,久久不能平静。
夜风将我的头脑吹凉了一些,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问题。这时,我想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心想:假如我能跳到宇宙之外,再回过头来看,是不是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