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义愤填膺很苦恼。
可能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皇帝在面对择立储君这个问题上。
都会愁闷万千吧。
立长还是立贤?
如果是朱标这种既长又贤的人。
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可如果长子不贤。
反过来贤子不长。
就有的头疼了。
立长的话,长子能力不够,一压制不住大臣勋贵,二难以为继太平昌盛。
立贤的话,倒是能力颇强,但却会引发同室不满,为争夺皇位兴起兵戈。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
大明一京十三省,数千万百姓的生计安危,都在他一个人肩上抗着。
由不得胡来。
特别是在择立储君的事情上。
必须得谨慎谨慎再谨慎!
老朱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便不再这个问题上浪费心神。
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密奏。
“好好看,好好想!”
“完了给咱说说你的想法!”
将密奏递给朱允熥,沉思说道。
诚然!
自己这孙儿性格怎么说呢……
有些像那帮舞刀弄枪的武夫!
注意是武夫,却不是莽夫!
虽然一言不合,就用武力说话。
但不管问样……
确实是能完美解决问题不是?
像之前请衍圣公……
别管怎么做到的,就说是不是请到了?就说现在衍圣公是不是听话了?
再说前不久跟蓝玉对弈。
就说赢没赢吧,那两头石狮砸下去,别说蓝玉的兵了,就连蓝玉的天……
那都被砸塌了!
所以,咱的允熥孙儿……
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
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武夫。
“皇爷爷勿忧,待孙儿且观之,必有高论良谋,可以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