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一个金镶葫芦,已经把成本翻十倍赚回来了。
大舅母没跟着一起出摊,就在家里等着呢,看见大家伙回来,就赶紧问情况,“生意怎么样?馍能卖出去吗?”
姥姥让她看馍筐,“都空了,还订出去好几百斤,歇一会儿,就烧水和面,准备蒸馍。”
丁老太太把大舅母拉到一旁算账,“一双鞋垫五毛,你一共给了我二十双……”
大舅母拿到钱,一脸喜滋滋的,不知道啥时候还有这样的机会,反正就费点功夫等她闲了,还可以织点围巾袜子啥的放着,万一能卖出去呢?
今天都有收获,最高兴的要数几个老太太,她们都没想到花馍的生意会这么火,还订出去这么多。
要是能在约定的时间做完,光靠花馍,她们都能小赚一笔,今年可是个大肥年啊。
年前的日子忙忙碌碌,扫屋子,擦玻璃,清灶台,炸豆腐,炖肘子,每天家里飘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香味。
猫蛋狗蛋几个小孩,嘴角都是油滋滋的。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上午,总算是把所有的订单都给出清了,丁老太太拿着小本子给大家算账,几个老姐妹,每人都赚了二三十。
分完钱之后,姥姥要留丁老太太吃饭,丁老太太摇头谢绝了,“小兵不是看上一双白球鞋吗?一直也没有闲钱买那个,现在有了钱,我得赶紧给孩子买回来。”
丁老太太走了,姥姥又惦记起在外边的人。
“你大舅舅也该回来了吧?”姥姥跟元妮念叨。
“再等等,也许等会他们就到了。”
从时间上算是快到了,但现在是春运,没人能保证按时按点到地方。
四舅舅和四舅母已经在为搬家做准备,两人一大清早就把新房子的炉灶都烧起来,等屋里有热火气了,随时可以入住。
中午就简单吃了点儿烩菜贴饼子,下午大家都坐一块包饺子。
大舅母说起了自己调班的事,“从初一到初五都是三倍的工资,抢着去值班的人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