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脏的臭的都往家里面兜揽。
去了晦气果然有用,当天晚上大舅舅回来,给大家报了个喜讯,家具厂的调令已经到了丹县,那边痛快答应放人。
“我得抓紧回去办个手续,等手续办完,就可以落户在京城了。”大舅舅笑得合不拢嘴。
姥姥双手一合,随即忧愁道,“学工,能调过来是个天大好事,不过,赶这个点回去,怎么买车票啊?”
现在可是春运,自东向西只有一条大干线,一票难求。
“小顾已经帮我买好车票了,只要车不晚点,就不会耽误事儿。”
大舅舅话音刚落,四舅舅就说道,“大哥能不能帮我个忙?”
四舅母的父母也准备来京城,既然大舅舅要回去,正好请他照应一下。
大舅舅立刻就答应了,“自家兄弟,别说这见外的话,这就顺手的事,我必须把人好好的请过来。”
亲兄弟明算账,四舅舅把大舅舅拉到一旁,给他交代路费去了。
帮忙归帮忙,岳父岳母过来的路费伙食费,这些零散花销得交代清楚,总不能让大哥出力又出钱。
看见四舅舅这个举动,大舅母会心一笑,对四舅母说道,“他们兄弟感情挺好的哈?”
“那是,我听学兵说,小的时候都是大哥带他们玩儿来着。”
村里事多活也重,姥姥姥爷要挣工分养家,带孩子的事情只能交给老大。
细说起来,大舅舅对几个兄弟,既是大哥,又像是父亲。
大舅舅在丹县待了有一阵子,人情也多,元妮儿想得细,当即穿上大袄,就要去买特产,“给办事的人带一份,其他关系好的工友,老乡也给一份。”
人过留声,雁过留名,总不能拍屁股就走。
准备好这些琐碎小事之后,大舅母给大舅舅在裤头里缝了一百块钱,大舅舅终于登上了西去的火车。
春运期间的火车,果然是挤的密不透风,人多的硬座车厢,就连送货员的小车都推不过去,还得抬起来,从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