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做的豆包,你尝尝。”
陈文琪痛快收下,“收好鸡蛋就来找我,除了星期天,一般我都在。”
元妮娘看到元妮淘换了一大堆东西,被吓了一跳,“这得多少钱?”
“路上再跟你说,趁着天早,先去红庙坡收鸡蛋。”
元妮推起架子车就走,要回红旗大队,就得经过红庙坡,所以元妮把那里定为第一站,就是想试验一下换鸡蛋的想法,能不能行得通。
“对,先去换点鸡蛋,要不然,我这心里不踏实。”
听说元妮换的都是瑕疵品,便宜,元妮娘一脸笑容,“说起来这都是命,谁能想到,住个院,还能认识个贵人呢?”
两人赶到红庙坡的时候,正好是晌午,大队的人都从地里往家走。
元妮把针头线脑一件件摆出来,开始吆喝,“换鸡蛋,一苗针换一个鸡蛋。”
这个价格,跟集市上差不多,不过,元妮是跑上门来换的,自然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
她身边立刻围了一大群人。
“有没有线手套,怎么换?”
“还有肥皂?太好了,我这就拿鸡蛋去。”
在路上的时候,元妮早就算好了账,什么物件换几个鸡蛋,她心里有数。
至于元妮娘,她脑子慢,管不了帐,不过,挑鸡蛋是一把好手,就在一旁帮着收鸡蛋。
然后,把换到的鸡蛋,整齐的码进筐子里边。
元妮给的价格公道,大家伙都把家里的存货拿出来交换。
其中,有好几个想换咸盐的。
元妮只能抱歉地说,没有备货,下次一定带上。
除了咸盐,还有好几个老太太,想给宝贝孙子换糖块。
元妮把这些需求都记在心里。
忙活了一中午,事先准备的两个竹筐,都装满了,带来的瑕疵品,也少了一半。
眼瞅着没什么人了,母女俩擦把汗,席地而坐,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干粮,准备垫吧一口。
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