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百八十七章:名字过敏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柳城市民众之间,出租车市场改革成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引发导火索的就是《东方周末》。
《东方周末》以专题深度报道的形式,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怎么彻底解决市民打车难》的文章。
文章通过详实的数据,大量的现场采访,提出了一个并不鲜明,却是代表了市民心声的主张,只有全面放开出租车车市场,才能消除垄断,有效提高供给,从根本上解决打车难这个顽疾。
《东方周末》在柳城市的销量高达十万份,而且绝大部分读者都是公司白领、公务员,是出租车的主力消费人群。上下班高峰、节假日打车难的问题,这些人最有体会。看到这篇文章,白领们纷纷致电市长热线。一时之间,市长热线几乎被打爆。
紧接着,网络上也出现了出租车市场改革的大讨论,全国有上千万网友热情参与。尤其是那些出租车司机,更是对高额的份子钱深恶痛绝。只要能够取消出租车公司,就等于解除了他们身上的枷锁,服务质量绝对有一个质的飞跃。
事情的发起地点在柳城,大家都希望柳城的领导能够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走在全国的前列,给国人树立一个先进典型。
为了更加强化声势,韩秦专门请《东海晚报》的总编吃了顿饭,希望总编能够提供舆论支持。柳城市的宣传媒体,全部掌握在苏友伟的亲信当中,韩秦无法动用这个喉舌。好在柳城是省会城市,在省一级媒体的覆盖下,柳城的宣传部门显得无足轻重。
《东海晚报》的老总原来是省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韩秦在担任省委一秘的时候,与这位副部长经常打交道,两人也成了忘年交。
一听韩秦准备对柳城出租车市场动大手术,总编非常敬佩韩秦的魄力,表示一定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对于这种非原则性问题,《东海晚报》的总编完全有资格拍板。
总编也非常清楚,省委宣传部长与韩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