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三圣,世立三古’,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易经》被称为‘大道之源’,包含宇宙万象的一切道理。”
石寒也接话道:“实在太精奥了,如卦辞、爻辞....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其实《易经》的本质,只有一个字:变。”通过与石寒的对答,陈训知道石寒对《易经》还是有所涉猎和入窥门径,这样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心下甚喜。
一时谈兴更浓,这毕竟是他最得意的一门治学。
“这种变,体现在时势的变化,呈现4种状态:吉、凶、悔、吝。”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石寒点点头,剽窃今人之义以对古人:“嗯,晚生也知《易经》是一本讲究宇宙无穷变化规律的书,变化的核心:变易、不易、简易三变数。”
陈训向石寒满意的点点头:“石公子,即是势能的变化,体现在2个维度:方向和强弱。”
“势能方向上的顺逆,而产生:吉、凶。”
“石牧官,正如你所言,《易经》讲宇宙中有两股相对应的基本势能变化,即乾阳、坤阴。”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也讲同样的东西:‘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嗯,易有太极,太极就是原始的‘一’,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分际。”石寒接话道。
“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存在即合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陈训又接话道:“其实,凶,并不是不好,本意是‘冲’,即能量的相逆、相冲。”
“当两股能量相冲时,有时候,会带来阻碍和冲突,但是,也会带来生机和机遇。”
“恰如其份,这种辩证关系,用老子的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以先人说中庸精神,”石寒倒还是接得上